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ChinaFLUX第十八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会议专家学员考察清原森林站
作者: 清原站 更新时间: 2023-08-23

      8月16-19日,ChinaFLUX 第十八次通量观测理论与技术培训会议在沈阳召开。19日,ChinaFLUX综合办公室主任陈智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孙晓敏研究员、李胜功研究员,美国Campbell Scientific Inc公司的周新华、杨柏、Seth Berger三位应用科学家,以及参加本次会议的全体学员在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简称:清原森林站)开展实地培训。清原森林站于立忠副站长,以及在站部分科研/监测人员组织培训。

       首先,于立忠副站长在学术报告厅向专家与学员介绍了清原森林站的建站历程、定位方向、基础条件、研究进展、主要成果、未来规划等;在信息化站史馆,专家与学员了解了清原森林站20年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系列成果;在多功能数据中心,高添研究员向专家与学员演示了森林碳汇智能监测平台、森林三维结构信息化平台、生物资源全链监测平台、森林多尺度多要素综合管理平台;随后,学员们分为两组,分别由于立忠和高添带领实地考察了清原科尔塔群、科研样地群、水文观测站网、红松人工林林窗等科研装置及设施/样地等。在实地培训环节,高添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清原科尔塔群设计思路与研究框架,周新华向学员展示了科尔塔群搭载涡动系统的维护和自动标定功能,杨柏和Seith Burger向学员实地讲解通量及环境要素测量仪器搭配以及测量设备的安装。学员们就仪器的安装和维护、数据管理等与清原森林站科研/监测人员展开热烈的讨论,直观了解到基于山区复杂地形条件和不同下垫面森林植被的通量观测技术与方法,极大丰富了通量观测的野外实践经验。

      本次实地培训交流,提高了学员们对通量观测的理论与仪器技术的理解,增加了大家对通量观测仪器设备安装和使用方法等的感性认识,进一步促进通量观测一线科研和技术人员学习交流,推动了我国通量观测研究的深入发展。清原森林站在复杂山地条件下进行的通量观测为准确观测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水通量和能量循环提供了科研基础,同时也扩大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的范围,进一步彰显了复杂山地条件在通量观测中的重要作用。

专家和学员考察清原森林站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qyf@cern.ac.cn TEL:024-83970610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