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清原站)是为适应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森林生态学科发展、为解决国家/区域林业生态安全建设中的重大科技需求和发挥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地理优势于2003年建立的集研究、试验、示范、教学、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野外研究平台。
清原站位于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大苏河乡大苏河国有林场的大湖工区(N41 º51′9.94″,E124 º56′11.22 ″),地处清原县最南端,北与清原镇交界,西与敖家堡乡相依,东与湾甸子镇接壤,南与新宾县毗邻,属长白山系,龙岗山脉北麓,以山地为主,坡度在15-35 º之间。最高峰为龙岗山(1116m),为清原县第一高峰。站区植被属于长白植物区系,区域地带性顶级群落为阔叶红松林,木本植物约100多种,草本植物280多种。拥有1350 hm2次生林生态系统(包括镶嵌其内的人工林)实验林地,具有以下重要特点:
典型性-代表东北次生林主要类型
多样性-天然次生林、人工用材林
可比性-与长白山原始林进行比较
重要性-辽宁中部城市群生态屏障
建站历程:
2002年10月 以“百人计划”为依托筹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
2003年04月 签署“中科院生态所与清原县政府全面合作协议”、“关于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试验林地使用协议书”
2003年06月 开展清原站一期基础设施(试验用房、电力)等施工
2003年10月 清原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正式投入运行
2004年01月 完成水文站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10月 清原站“长大线”柏油路竣工
2007年07月 清原站开通光纤互联网(100MB/s)
2008年10月 提出清原站二期建设规划
2010年10月 完成清原站二期建设规划论证
2011年01月 完成站区国有土地划拨手续(无偿)
2011年06月 清原站二期建设工程开工(新建1910m2,改造300m2)
2012年02月 清原站经过中科院资环局野外观测研究网络论证,被纳入院级站管理,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实验站
2013年06月 清原站二期建设完成综合楼基础建设,投入使用;同时,实验楼基建、食堂改造、园区建设开始
2014年04月 清原站二期建设工程竣工,正式投入使用
2014年06月 清原站顺利通过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组织的创新三期建设项目验收
2014年07月 在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第21次工作会议暨2014年度科学委员会会议上,清原站通过科学委员会全票表决,正式成为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成员,更名为: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