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19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简称:中国林科院资信所)副所长张怀清研究员带领团队共计11人赴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简称:清原森林站),开展基于气候智慧林业研究的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工作。
8月12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简称:沈阳应用生态所)组织的气候智慧林业研究座谈交流会上,沈阳应用生态所科技处处长孙涛研究员介绍了研究所牵头的数字实验室建设规划与进展;高添研究员汇报了基于清原森林站的气候智慧林业研究框架;张怀清研究员介绍了气候智慧林业研究综合思路与规划。双方针对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实验室、清原森林站数字孪生平台,气候智慧林业研究框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林学等相关学科领域的应用与需要回答的科学问题进行详细讨论。沈阳应用生态所所长、清原森林站站长/首席科学家朱教君院士强调:气候智慧林业研究,要遵从自然规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林学科研范式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数据的智能获取、数据处理-分析-模拟的方式、AI-专家决策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决策管理应用,要形成制定国家层面的标准/规程,最终目的是要服务林业建设和发展。
8月13-19日,张怀清带队在清原森林站科尔塔群、长期通量观测样地、水文观测站网、大中小林窗、滑坡等样地开展实地调查,针对物联网布设、数据智能获取、数字样地建设、三维可视化、AI模型构建与应用、相关科学问题等与站内相关人员开展充分研讨,为清原森林站即将开展的气候智慧林业研究和数字孪生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团队成员在清原森林站开展具体野外调查工作,包括无人机扫描、手持激光雷达扫描、实地检尺调查等。经不断讨论,双方团队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野外调查计划、数据对接方案、数字孪生平台建设方案、气候智慧林业研究规划等。
下一步,双方团队将合作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仿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林学、生态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创新,构建虚实融合的清原森林站数字孪生智能平台(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模拟与专家决策孪生平台),为精准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索森林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相互影响机制,以及如何维持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提供创新平台,打造清原森林站——气候智慧林业研究范式,推动林学科研范式变革。
气候智慧林业研究座谈交流会
清原森林站实地调查及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