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由商务部主办、沈阳师范大学校承办的援外培训项目“‘一带一路’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研修班”成员考察了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简称:清原森林站)。来自哥斯达黎加、约旦、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尼泊尔、南非等6个国家的27名学员代表参加了本次考察活动。清原森林站于立忠副站长、刘利芳工程师陪同考察。
活动伊始,于立忠向来访学员致以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清原森林站的建站背景、定位方向、长期观测/研究成果、团队建设,以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在信息化站史馆,借助3D全息数字沙盘、智能讲解系统等全面了解了清原森林站的发展历程、科研样地、科研平台(如科尔塔群等)和重要科研设施,直观感受清原森林站在生态观测领域的技术支撑与布局优势。随后,研修班成员实地考察了清原科尔塔群、科研样地群、森林流域水文观测站网等科研平台,详细了解了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监测、碳通量观测等核心科研工作的开展流程与技术方法,近距离感受中国在森林生态系统研究与保护领域的实践成果。考察团成员就清原森林站的野生动物监测与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以及物种栖息地保护等内容与监测人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
通过本次活动,不仅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搭建了成果共享与经验交流的平台,更让国际同行深入了解中国在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科研方面的重要进展。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清原森林站的国际知名度和学术影响力,为后续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等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