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26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贵州师范大学共同承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生态学大会”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580余个不同单位的2200余名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参加了此次大会。本次大会以“生态科学新使命:生态保护修复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共设置11个大会特邀报告,组织了50个专题分会场、第五届中国生态学学会青年托举人才论坛和中国生态学学会第五届期刊论坛;大会共安排了695个分会场报告和490余位研究生报告,以及115个学术墙报,评选出了75个研究生优秀报告奖、20个大会优秀墙报奖。辽宁清原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清原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简称:清原森林站)1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此次大会。同时,清原森林站被认定为“中国生态学学会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并在大会开幕式上授牌。
在朱教君院士召集的“41.森林生态与保育——基于气候智慧林业的森林保育”分会场,共邀请了来自福建师范大学、浙江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13位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土壤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森林保育与碳汇功能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形成的关键过程与机制、基于“气候智慧林业”的森林生态系统植被-土壤功能提升关键理论与技术等方面进行了报告交流和成果分享,吸引了100余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清原森林站的杨凯研究员、高添研究员、滕德雄助理研究员分别做“温带森林植物-土壤反馈与有机质维持机制”、“森林反照率和碳汇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基于清原科尔塔群的综合效应评估”和“地形复杂度量化及其在涡度通量观测中的应用”的分会场口头报告。
中国生态学大会是中国生态学界的旗舰会议,是我国生态学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学术盛会。清原森林站自2018年第十七届中国生态学大会以来,一直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重大需求和面对党和国家的新时期新要求——生态系统碳汇、生态安全屏障、森林生态与保育等,组织“森林生态与保育”系列分会场,为我国森林生态学、防护林学等的科学研究和学科发展搭建了交流和合作的重要平台。不仅扩大了清原森林站的学术影响力,也拓宽了森林生态与保育、森林更新与生态恢复等方面的学术思路,为推动清原森林站在森林培育、森林生态、防护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